乡村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或乡村聚落),乡村一般风景宜人,空气清新,较适合人群居住,民风淳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3篇
第一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
某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
李何斌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20(000)005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步发展的国家战略.为了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上下各个地方都在下大力气抓农村工作.有的地方开发农业旅游式的观光经济,有的搞农村产业助脱贫奔小康,有的开发绿水青山式的园林休闲.本文主要分析某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实施建议,以期促进该县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总页数】2页(24-25)
【关键词】乡村振兴; 组织管理; 资金
【作者】李何斌
【作者单位】中共永州市委党校 湖南 永州 4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宁夏隆德县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振兴实施构想 [J], 张永翀
2.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浙江省永嘉县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永嘉县乡村振兴调研组
3.柳林县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思路浅谈——乡村振兴基础在农村,关键在农业,思路在农民 [J], 李艳军
4.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宜居困境探索——以酉阳县乡村振兴发展困境为例 [J], 郭秀丽; 李继龙; 周兴瑜
5.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宜居困境探索——以酉阳县乡村振兴发展困境为例 [J], 郭秀丽[1]; 李继龙[2]; 周兴瑜[2]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二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扶贫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杨志龙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5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任务是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以农民为主体,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基于此,本文介绍分析在此战略背景下的农村产业扶贫现状,从制度管理、资金投入分配以及特色产业等方面着重探讨其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首要目标就是解决乡镇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主要依托是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扶贫状况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因此如何有效推进此工程成为急需跨越的难关。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扶贫产业现状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将脱贫攻坚任务作为重点工作推进,面对此奋斗目标,我国农村脱贫现状可以从农村贫困人口、农村产业扶贫组织模式以及技术推广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贫困人口。从数量上来看,目前我国还有三千万的贫困人口,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总人口,这三千万贫穷人口属于脱贫难度较大的范畴,因为经过我国的多年扶贫,条件较好的已脱贫,而剩下的这部分则是由于贫穷程度过深、原因复杂、发展机会少等原因致使无法摆脱贫穷。习主席曾强调:“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因此,三千万贫穷人口能否脱贫直接影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农村产业扶贫组织模式分析。多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的扶贫理论逐渐完善,在不同区域探索、实践多种扶贫组织模式,例如龙头企业、公司+贫困户等。然而,具体调查证明,由于龙头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论是村民的经济收益或是技术学习,都不理想。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就要使农民掌握先进技术,设立于农村的乡镇农技站就是一个有效途径。
第三,技术推广力度小。从某种层面上讲,农村产业扶贫就是农业生产整合的过程,其前提是产品自身的良性发展。优秀的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因此,要大力推广先进农技,有效传达给当地村民,实现技术的转变,提高农业产量与经济效益,加快脱贫脚步。
第三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李 静
【摘 要】[摘 要] 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方面和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全面建设路径。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8(000)019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乡村文化;文化资源;文化振兴
基金项目:丹东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困境与重建”(2018DDSK093);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地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机制问题研究”(Lnxc2018-1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战略。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保障,因此,必须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指引、精神支柱、道德浸润。
1 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乡村人民的素质也比较高,文化活动多种多样,文化发展机制健全。然而,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乡村文化建设面貌落后,而且面临着不少文化建设困境,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差甚远。
1.1 基础文化设施不足,文化资源匮乏
基础文化设施是文化活动开展与传播的重要媒介,主要包括图书阅览室、广播站、文化广场、电影观看室等。乡村的基础文化设施是乡村人民群众接受文化浸润的重要场地。然而,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文化建设仅仅是一项面子政绩工程,许多文化设施基本都处于闲置或者废弃状态,没有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群众的文化受益功能更是一纸空谈。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建设,重视乡村文化发展,因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设施老旧、落后且文化设施单一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对于乡村的庞大青少年群体,缺乏文化设施建设的益智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许多不良文化习惯有机可乘。除此之外,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资源的匮乏也是一大问题。目前,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少,即便有,一些文化活动的内容与乡村的实际生活不相符,无法引起乡村人民的共鸣和喜爱,因此逐渐被乡村人民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