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来历8篇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1
雨雪、大风、低温
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大寒节气的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
雨量增加、防寒防冻
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
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这时期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相当冷时期,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2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比大寒更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大寒要比小寒冷。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而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据气候数据统计,我国北方大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是每年公历的1月中旬(10日—20日);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日(1月下旬)开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3
大寒下葬
在民间在大寒节气下葬,俗称“干燥葬”,据说这一天是迁墓下葬的最佳日子之一。选择在大寒节气下葬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下葬相关的风水和仪式。
一、为逝者送葬时的穿戴:直系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其他来宾戴白花。带孝期间,均穿素色衣服,忌讳大红大紫的衣物鞋袜。
二、大寒举行下葬仪式期间,不能举行和参加其他仪式,也不宜嫁娶、不宜开业、不宜入宅等等。
天气禁忌
一、在民间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的说法,意思是说大寒节气必须要寒冷,这样来年春天天气就会很好。
二、在民间有“大寒三白定丰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大寒节气最忌讳天晴不下雪,因为冬日的大雪可以将蝗虫杀灭,次年不会闹虫灾,有瑞雪兆丰年的含义。
重要活动
一、在大寒节气期间,并不适合进行婚嫁活动,根据民间的说法,大寒正处节气交替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气场并不稳定,所以这个时候并不是结婚的好日子。根据结婚的相关传统,我们在选择节日吉日的时候,一定要参考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避开双方父母的生日。
二、在大寒节气期间,并不适合进行入宅活动,据说是因为大寒节气正是非常寒冷的时候,在搬家风水上,过于寒冷的天气,在搬家的路上不仅不方便,而且对家主气运会有一定的影响。
食俗讲究
一、在北方地区有大寒节气喝鸡汤的一个食俗,尤其在老南京,老母鸡更是受大家的欢迎。
二、在南方地区有小寒大寒吃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属于温性食物,有御寒滋补的功效,而且糯米饭还有吉祥如意之寓意。
三、在西北地区,大寒的时候一定要喝暖胃的沽酒加一碗羊肉汤,羊肉属于大寒御寒和进补的佳品,是大寒养生必备美食之一。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4
1.驱散寒潮,每周吃1 次羊肉
1月的时候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此时风和寒是主要气候特征。饮食上应该要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这类食物包括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还有羊肉。
中医专家认为在温热食物中,羊肉性价比是最高饿,可以用山药、当归、胡萝卜、芡实搭配,佐以生姜、大葱等调料,每周吃一次,这样更有利于安然的度过寒冬。
2.进补,个性养肾饮食
中医认为冬季进补重在补肾,肾的机能强健,可以调节身体用来应对各种侵扰,但补肾的方法要因人而异。
如果经常冒虚汗、精神疲乏,应该多吃红参、红枣、淮山补肾气;如果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要用当归、阿胶、首乌补肾血;如果经常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比较多,宜用冬虫夏草、银耳补肾阴;如果经常手足冰凉、怕冷,可用鹿茸、肉苁蓉补肾阳。
3.注意保暖
大寒节气继小寒之后,这两个节气气温都是比较偏低的,我们在身体保健方面一定要避免受寒,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出门最好能带上帽子、围巾,注意做好头部保暖,以免寒气从头部侵入到身体内部。
4.早睡晚起
我们习惯上都是早睡早起,但是在大寒节气,如果能做到早睡晚起,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晚上尽量能在十点前就入睡,早上能睡到六点以后是最好的,因为早睡可以养好人体内的阳气,而晚起对于固阴非常有利。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5
1、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2、蒸供: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3、赶婚:迷信说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4、赶集: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6
适当进补
大寒期间饮食宜进补为主,应摄取一些脂类热性食品,例如羊肉、狗肉等,并配合药膳适当进补,大寒也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饮食起居应顺应季节的变化做一些调整。不过,滋腻进补的食物量此后应逐渐减少,而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宜适当增加,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
多吃蔬菜
大寒养生的基本原则应以“藏热量”为主,植物的根茎是温藏能量的仓库,多吃根茎类的蔬菜,如芋头、山药、土豆、南瓜等,它们所具有的丰富的淀粉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快速提升人体的抗寒能力。而其中,润肺健脾的萝卜,就是大寒最佳的养生食材。体热的人可以生吃它们,美味凉菜开胃爽口。但最推荐的还是熟食,比如用白萝卜炖牛肉或用白萝卜羊肉来熬粥等。
宜吃辛温发散的食物
大寒在二十四节气之尾,过此节气就是立春,与春季相连,所以在饮食上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适当做一些调整。首先进补应逐渐减少,饮食应逐渐清淡,以为春天的清淡饮食做准备;其次过了冬至,阳气就开始慢慢生发,不妨多吃些疏通气机兼以生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蘑菇、香菇、橘子、柚子、金橘、洋葱、生姜等,让阳气像发芽的种子一样慢慢茁壮成长。
吃点酸性食物
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大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也容易在此时节旧疾复发。这就更提示我们要在日常习惯中多加注意养护血管。适当吃酸性食物却很有益处,尤其大寒前后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而酸性食物比如醋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发生。同时酸性食物还能美容,对于爱美的女性更应该要多吃酸了。酸性食物除了醋外,还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橘子等偏酸性食物。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7
八宝粥
古时在北方,大寒天气虽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中国人最重要的新春佳节。大寒这天,还会制做传统的八宝粥食材,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鸡汤
到了大寒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大寒节气的来历篇8
1、不损阴津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一般在长江流域从冬至开始降水减少,经过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有时室内湿度甚至只有30%左右。
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则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内常开暖气或者空调,除了注意经常通风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晚上睡觉如果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或开太热。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温水。洗澡前后最好也各喝一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2、不宜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的北京,天气寒冷。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本,宜热食,切忌食生冷、粘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之阳气,不要过多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节气前后,人们可以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补。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羊肉、鸡肉等都属于温热食物;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可以多食用鸭肉、鹅肉、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症状选择服用,最好咨询专业人员后再进补。大寒之后就是立春。为了顺应季节变化,还可以适当多摄入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提前适应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
3、不能运动过量
大寒时节,切忌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避免阳气随汗液而出,受到损伤。锻炼应选在广场向阳的地方进行,运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快走、慢跑、广场舞等。运动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以微微出汗最好,雾霾、下雪天,最好暂停锻炼
推荐访问:大寒 节气 来历 大寒节气的由来 24节气大寒的来历 大寒节气的介绍 小寒节气的来历 大寒的节气特点是什么 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什么的时节 节气大寒的来历及故事 大寒节气的由来及含义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节气的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