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范例推荐)关于乡村生态振兴的做法

时间:2023-05-30 13:35:02 浏览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新喜青田县村镇建设管理处浙江丽水323000摘要: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开展新农村建设,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新喜

  青田县村镇建设管理处

  浙江丽水

  32300摘要: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开展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方向。在开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将就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开展农村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分析研究

  引言:

  农村环境治理是当前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实现农村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强化农村生态建设工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转变传统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在近些年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生态问题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就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1.

  2.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1.1农村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在一段时期内积极开展了乡村工业的建设工作。虽然乡村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现状,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在发展乡村工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同时一些管理者和乡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例如,在一些

  地区,乡镇政府为了实现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但是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对本地区的土壤和空气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乡村居民所食用的水、农产品等大都产自本地,在土壤受到污染后种植出的农产品会受到污染,这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等最终会在人体内富集,对乡村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2乡村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方式来缩小城乡差距,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在近些年相继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居民收入。但是,从当前我国开展乡村经济建设的现状来看,当前依然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对各种高新技术的使用情况较差,机械化程度较低。例如,在开展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往往选择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化肥、农药的滥用会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提升。

  1.3缺乏足够的建设经费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开展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在开展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相对较低。在这一情况,一方面乡村群众的生态文化素养无法得到提升,缺乏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否认,我国一些地区的乡村发展过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从资金用途来看,主要用于建设各种具有较高经济收益的项目,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因此,这些地区依然存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1.

  2.

  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环境治理方面的措施研究

  2.1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在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积极强化乡村生态治理和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积极强化乡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建设工作。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强化政府引导和管理职能。基层环保部门要针对乡村生态环境开展监管工作,在工作中形成层次分明的监督体系,确保各项监管责任能够得到落实,使得乡村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能够顺利进行。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乡村生态保护责任机制。在开展乡村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求基层政府一把手挂帅,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农药化肥、牲畜养殖、工业排放等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考核;划分责任区域,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对于监察不力、问题较多的人员要践行处理。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乡村环保社会监督机制。在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定期公开本区域内的环境信息,不断完善环保制度。确保乡村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强化环境问题治理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农药化肥产生的残留污染、工业排放污染以及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等进行治理。同时积极强化清洁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强化各种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从而实现对乡村环境有效治理的目的。

  2.2积极发展绿色农业,降低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占用耕地的问题在近些年较为突出,因此,在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的过程中要对优质耕地的数量加以管控。同时大力推广秸秆还田,鼓励农业生产者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多使用有机肥料。其次,要强化土壤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区域受到污染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依据当地发生污染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措施,避免污染情况进一步加剧。同时,要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针对本地区发生土壤污染的种类、严重程度和污染面积等,制定专门的修复方案,采取各种新型方法和措施,从而保证受到污染的土壤能够缓慢恢复。除此之外,要强化水资源的污染管控和合理利用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强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尤其是一些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工业,在开展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要加大宣传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益处,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对生活用水重复利用。另一方面,要强化污水排放的治理工作。环境部门

  要加强监督和查处力度,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要进行处罚,同时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水资源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净化,从而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2.3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提高乡村居民环保意识

  针对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求强化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使得广大乡村居民能够意识到开展生态环保工作对其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后续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会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其次,要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随着近些年我国乡村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愿意参与到乡村建设事业中来,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先进人才,强化乡村文化事业,不断挖掘和发展性乡村文化,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通过创造生态文明的题材作品,在丰富乡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起到宣传的作用,使得广大乡村居民能够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得到教育,从而建立起绿色和谐发展的观念。

  1.

  2.

  总结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生态环保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我国乡村建设创造更加优美的环境,实现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腾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15).[2]杨晓翔.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环境建设对策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9):117.[3]翟天元.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

  备,2019,208(04):21-22.[4]朱广钦.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路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9,000(014):293-294.

推荐访问:关于乡村生态振兴的做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振兴 对策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