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总结汇报材料【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 总结汇报 材料 8 8 篇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一) 一、“四好农村路”建设主要成效及做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布署,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关心下,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各部门、各乡镇通力协作,狠抓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着力构建“建、管、护、运”四位一体的道路交通新格局,营造畅、安、舒、美的交通服务环境,助推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去年获得“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基础上,今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县,主要成效及做法如下:
( ( 一)把握机遇抓建设,着力增强通达能力。
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我们抢抓机遇,用好脱贫攻坚政策,不断扩宽融资渠道,争取新发展等国有企业投资建设我县二级公路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做好征地拆迁及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工作。2017-2018 年,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近 20 亿元,目前罗洞二级、大年至大浪、四荣至香粉、香粉至安陲、同练至产儒共 184 公里县乡主干道已开工建设且进展顺利,努力改善县乡主动脉通达条件;加快通村道路建设步伐,目前 1218.5 公里的建制村道路已基本硬化,硬化率达 100%,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村级公路支线血管基本形 成;扶贫等部门正努力推进 20 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硬化,解决屯级公路毛细血管不畅问题;建成了一批旅游路、资源路和产业路,公路网络正逐步得到优化和改善,交通助推旅游发展、产业升级、脱贫攻坚作用日益显著,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正逐步显现。
(二)健全机制抓管理,着力改善发展环境。
1.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 “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乡镇成立了乡镇交通管理站,落实了办公场所和人员,明确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民委管理的体制,各乡镇均下发了关于设立路产路权监管员的文件,各村委设立了护路员制度,实现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 100%。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2.绩效考核机制完善。2018 年我县将“四好农村路”建、管、护、运工作全面纳入县对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绩效考核体系。
3.财政保障机制逐步建立。2018 年,县乡村道日常养护经费分别提升到每年每公里 20000 元、10000 元、5000 元的水平。日常养护经费从 300 多万元提到了 1100 多万元,使乡镇对公路养护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将县交通运输局下属二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公路管理所、道路运输管理所等,成建制划转为全额拨款单位,给各乡镇交管站落 实 2 个编制和经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人员基本支出等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比例达 100%。形成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
4.质量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和群众监督机制,成立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聘请第三方监理和群众监督员从三方面对项目全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三)落实责任抓养护,着力保障服务质量 。
坚持“有路必养”原则,明确县乡两级政府农村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建立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高,好路率逐年提高;以“美丽公路+”为抓手,清理路肩水沟及违章建筑、标志,治理路容路貌等,大力推进“美丽农村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文化品位,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四)整合资源抓运行,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成立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建立以交通、公路、公安、市场监管、农机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道路客运、货运市场稳中有升。同时,在不断完善县城公交的同时,积极开展乡镇通公交,开通了县城至永乐镇、和睦镇公交车,县城至双龙沟等景区公交,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 AAA 级。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四好农村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匹配的问题,如投入不足,农村路网网络建设亟待完善,公路技术等级仍然偏低,安全防护措施还有待加强,仍然还有一些危险路段急需进行排查治理,运输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出行和农村物流的需求,服务和保障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下一步,将围绕县委、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以县域交通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建成一批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能力及安全保障水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从以下 3 个方面持续发力做好“四好农村路”工作。
(一)完善县域内联外通交通布局,加快县域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推进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融水段)、大年至大浪、香粉至安陲、同练至产儒二级路;开工建设融水至安太高速公路(建议核实项目名称)、省道 303 田头口至产儒、兴洞口至杆洞、良寨至安太二级公路;建成罗洞二级路、四荣至香粉二级公路;逐步实现乡乡通二级路目标及全县 20 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全覆盖,积极实施村际联网公路、促进县域交通基础设施面貌全面改善。
( ( 二)强化管理和养护,促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推进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巩固长效机制、探索养护机制创新。加强公路巡查和路产路权的保护力度。积极实施水毁修复工程、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和 大中修工程,使农村公路好路率、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逐年提升;继续完善交通、公安、安监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强化交通运输市场治理,加大打击各类车辆非法营运行为。保持全县打击超限超载运输的高压态势,维护公路基础设施完好和交通安全畅通。推进“美丽农村路”和公路文化建设 ,完善了公路交通标志、标牌、标线,规范公路公示牌和路口标识牌等;实施公路绿化美化工程,实现农村公路洁化、绿化、美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三)努力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体系。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保持建制村通客运班线的稳步增长,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运目标,积极引进和投放一批新能源公交车,新建客运站场,规范公交运营,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完善城乡配送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县交通运输一体化格局。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开展经验交流材料 (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现就相关经验交流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西部的交通次枢纽,是汉、藏、羌、彝民族和谐交融的走廊。幅员面积 1.53 万平方公里,山地占 91%,辖两区六县,人口 153 万。全市共有 139 个乡镇、1015 个行政村。截至 2016 年底,全市农村公路共 5438 公里(县道978 公里、乡道 733 公里、村道 3356 公里、专用公路 371 公里)。目前有 2 区 3 个县通高速公路,所有县通二级公路,139 个乡镇全部通硬化路,1015 个行政村有 1012 个行政村通硬化路。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工作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新(改)建农村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等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县乡道新(改)建项目必须通过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县乡道公路新(改)建工程一般由县(区)公路养护段承担项目业主或由县政府组建项目指挥部承担业主,全部采用公开招标,严格执行公路建设管理程序和交竣工验收规范。通村公路建设一般采用村民“一事一议”或公开招标(投资大于 200 万元),县(区)交通运输局和养路段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和资金监管。
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我市已有 6 个县(区)成立县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其余县正在申请县政府审批,同时成立了农村公路质量监督小组,县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和质量监督小组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全程监督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公路建设重要施工环节重点监控,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从 2016 年开始,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将安保工程、养护房屋、招呼站纳入项目建设内容,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工验收。
农村公路建设中,市、县两级交通运输局成立了“七公开”领导小组,指导、监督农村公路建设中“七公开”的工作,认真执行“七公开”制度,利用政府媒体、网上平台公开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招标、参建单位、监督单位、资金支付、交竣工验收情况,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公开、透明。
(二)管理工作 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原则上是县道由县(区)公路养护段管理,乡道由乡镇交管站负责管理,村道由村委会管理,农村公路桥梁、隧道由县公路养护段管理。
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结合城乡综合治理和路政管理工作统一实施,路域环境的日常维护按属地原则,由公路所在的乡(镇)、村、组负责日常维护工作。
县(区)路政大队有农村公路路政员。目前,按“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乡(镇)、村管养机构建设,努力达到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要求,使“县级统一执法,乡、村协调执法”方式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推进农村公路管护工作落实。
(三)养护工作 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 5438 公里,除专用公路 371 公里由所属单位、企业负责外,其余 5067 公里由各县(区)交通部门负责,按“7351”规定,2016 年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各县(区)财政应投入养护资金 1277万元,2016 年全市各县(区)实际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1700 万。
为认真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我市在督促县(区)落实养护资金的同时,先后赴绵阳、泸州、乐山等地,积极学习先进市(州)管理养护经验,结合雅安近年来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上的探索,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养护体系:各县(区)公路养护管理段负责县道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各乡镇成立交管办负责乡道公路养护管理,村委会负责村道公路养护管理,乡镇和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委托专业队伍养护、安排公益性岗位、个人承包,家庭承包养护等方式,认真落实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养护考核体系,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市、县(区)政府年终目标考核。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部分县(区)由交通运输局负责,部分县(区)由交通运输局和农机局等部门联合 考核,部分县(区)是每月考核一次,部分县(区)是每季度考核一次,市级考核分半年和年度五部门综合考核。
(四)运营工作 目前,我市共有农村客运经营业户 10 家,农村客运车辆 931 辆、城乡公交 33 辆,农村客运线路 79 条,全市 131 个乡(镇)、815 个行政村开通了道路客运班车,通乡(镇)、通村率分别为 94%和 80%,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通乡通村公路开通农村客运率为 100%,农用车小型货车 12478 辆,保障了农村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的基本需求,未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的不稳定事件,有力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未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的不稳定事件。
市政府成立了道安委,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评比工作,一年两次,各县(区)道安委对乡镇交管站工作每月考核一次。农村道路安全主要由乡镇交管站和村委会负责,乡镇交管站设交管员,村委会设劝导员。
三、“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我市各县(区)均成立了“四好农村路”推进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锁定了“四好农村路”建设线路和里程,全面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在今年内各县(区)建成不少于100km“四好农村路”。“四好农村路”建设所需资金基本落实,目前已对纳入 2017 年“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建设工作。但在乡(镇)、村建立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管、养日常化、规 范化方面与“四好农村路”建设还有一定差距;地方各级管养资金财政保障机制尚未真正规范化建立。
2017 年,名山区要确保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石棉县要力争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县(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以“四好农村路”、脱贫攻坚、民生工程、改善提升工程、通村硬化路为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督促各县(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低于“7351”的县(区)要重点督查,确保今年农村公路工作圆满完成。
(二)市局已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专项督导小组,每月对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工作督导一次,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县(区)提出整改意见上报市政府进行通报督查。
(三)督促各县(区)、乡(镇)、村加快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的建立。并根据 2017 年、2016 年中央、省委 1 号文件和 2015年省政府 5 号文件及农村公路相关要求,制定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政策和措施,落实管养考核督查制度,切实提高农村公路路网服务水平。市局将同时修订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政策和办法,提交市政府审查后下发执行。
筑梦“四好农村路” 展现交通新风采 (三 ) ** 市 ** 区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XX 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区 1459 公里农村公路管养率达到100%,基本形成管养覆盖、路景相融、畅安舒美的格局。今年 5 月,我区荣获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并被省厅推荐争创全国示范县。
一、勇于改革,创新体制 20xx 年燃油税费改革,为稳定交管队伍,我们认真研判...
推荐访问:标签 汇报 农村 “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