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3篇

时间:2022-02-24 09:33:18 浏览量: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3篇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1

_教授,现任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中药材种植养殖与加工研究所主任,药用植物及栽培教研室副主任。20__年,贵阳中医学院与贵阳市科委合作在贵阳药用植物园成立“贵阳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中心”,_教授作为特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_省各区县市中药材生产的指导和域内中草药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为指导_中药材民族药材技术的规范化生产,带领其中药材种植技术团队走遍了_各县区中药材发展乡镇及中药民族药生产企业,作为中药民族药行业专家服务我省中药民族药整个产业链,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撑,为_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_教授带领专业技术团队开展了“_太子参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_何首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苗药头花蓼野生变家种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宽叶缬草优质高产技术研究”、_省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_半夏、续断、淫羊藿等七种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保护抚育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半夏、续断、淫羊藿等八种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保护抚育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_省中药现代化专项“国家濒危药用植物坚龙胆的野生

驯化试验研究”、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半夏、续断、淫羊藿等七种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保护抚育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重要课题的攻坚研究工作。作为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贵阳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指导了“丹参、黄精、银杏、灯盏细辛等7种原料药材种质资源研究及繁育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研究与建设任务,科技服务产业卓有成效,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应用。

多年来,_教授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贵阳中医学院生药研究与服务平台,致力于中药民族药资源调查和育种研究,反哺教学,服务社会,助力扶贫,成效显著。

按省委省政府“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精神,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贫困山区扶贫的主要抓手。_教授积极参与_省脱贫攻坚工作,为_中药民族药规范化种植技术出谋划策,长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药农发展中药材种植,先后为省内石阡县、松桃县、七星关区、织金县、大方县、西秀区、紫云县、施秉县、剑河县、雷山县、乌当区、修文县、册亨县等县区的中药材生产提供系统性技术咨询80余次、现场培训120余次,参加培训群众3000余人次,通过现场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如在紫云板当镇、大营乡、猫营镇,六枝木岗镇、堕脚乡,西秀区杨武乡、旧州镇,关岭县普利乡,修文县六屯

镇,石阡县平山乡,大方县羊场镇等大批乡镇协助推动产业发展,积极探索

“公司+农户”的模式,指导建立黄精、丹参、天麻、半夏、太子参、头花蓼等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5000多亩,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00余万亩,解决10000余人的贫困户就业,带动500多户贫困户脱贫,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除进行种植、管理、加工技术上的指导外,还利用长期教学科研形成的供销信息和广泛的社会资源,为群众解决产销问题,切实为偏远山区贫困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他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优势,深入地方政府、企业、基地、乡村及田间地头对企业、合作社、农户进行深入细致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与咨询,在品种选择、种植与加工技术、市场信息等中药材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且不求回报,为_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2

__同志作为__县__镇党委书记,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坚持抓党建促扶贫的鲜明导向,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基层堡垒,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为全镇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截止2018年底,全镇十三五期间的六个贫困村均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9%降至1.95%。

一、舞好乡镇龙头,扛起发展“千斤担”

镇党委是本镇脱贫攻坚的龙头,__书记致力建强这个“前沿指挥所”。一是加强学习强担当。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工作论述与本县、本镇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化认识、解放思想、担当实干。2018年全镇还成立了21个“新时代讲习所”,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讲习员队伍,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和“两日一争”主题活动落实,开展各类脱贫攻坚学习教育300余次。二是统筹谋划齐推进。严格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党的建设工作为中心,统筹谋划脱贫攻坚工作,注重一线研究分析,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近年以来,研究了抓党建促电商、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等重大事项20多次,统筹推进了__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乡村企业“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三是精细管理压实责任。建立分片包村包干制度,实行联系服务群众“责任田实名制”,把所有领导干部分配到20个村、36个单位,所有领导干部亲自挂帅负责各片、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目标,推动扶贫工作责任落到个人、落到实处。

二、筑牢基层堡垒,打造强劲“火车头”

__书记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村党支部建设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活动,为全镇脱贫攻坚筑牢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一是以“星级化”管理为抓手,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展。2016年以来,全镇获得自治区命名的星级村党组织共8个,占全镇20个村(社区)的40%,其中五星级2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4个,在全镇基层党组织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近年以来,先后整顿转化了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强化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保障。三是全面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截止2018年11月,全镇20个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其中6个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7.27万元;

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高达到16.84万元。

三、搭建服务平台,啃下脱贫“硬骨头”

__书记积极搭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平台,服务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两站一中心”作用。2018年以来,全镇借助片区党建工作站开展督导活动928次,解决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52个,化解矛盾纠纷90件;

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4018项,服务群众4018人次,切实解决基层党建“无人抓、不会抓、抓不到位”问题和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推行“党建+”模式。深入实施“党旗领航�6�1电商扶贫”大行动,2018年电商产业扶贫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引领67户贫困户、312人找到了脱贫致富新路子。深化“党支部+合作社+产业+贫困户”的扶贫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产业村14个,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实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三是以“八有一超”为标准,精准施策啃下脱贫“硬骨头”。针对未脱贫的贫困人口的特点,从精准识别开始,对每一户的贫困人口进行了摸底,并制定具体的脱贫措施,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全镇脱贫摘帽计划正在稳步推进目标的实现。

四、压实层层责任,打造亮点助脱贫

为了更好地打造亮点,走可持续发展的扶贫道路,__书记定期组织召开镇三套班子扩大会议、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镇三套班子领导分片包村挂点,压实镇党委、政府的责任,夯实“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和第一责任。

(一)拓宽增收途径,发展电商助推精准扶贫。__书记充分利用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引导广大贫困户在发展特色产业或自主创业的同时,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产品,提高产业效益。特别是通过利用电商第一村——汉塘村的良好电商基础,有效带动了全镇各村发展电商助推扶贫产业发展,进一步引导了广大贫困户利用电商销售产品,解决了部分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二)创新载体,出版村级《简报》总结经验。为了突出扶贫成绩,做好榜样带动作用,__书记组织镇党委、政府开会研究讨论,决定在__镇高李村作试点,每月定期出版《__县__镇高李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简报》,通过坚持每个月出版一期《简报》,全面总结了__镇高李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工作开展情况,并记录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大小小事情。通过以高李村委典型,在全镇范围内宣传推广好的做法,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过程留下了历史档案材料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战决胜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__书记会继续在脱贫攻坚路上砥砺前行,以“人民为中心”,打好脱贫攻坚这一硬仗。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篇3

__自治县__镇__村,地处县城南面,距县城约3.5公里,全村共有人口378户1381人。全村以种植月柿、桃李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2015年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贫困村,通过实施精准识别,识别出贫困户22户78人。2018年底全村顺利通过脱贫验收后,__申请继续担任__村第一书记,把未尽的扶贫事业干下去。

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2015年10月__到__村担任第一书记,作为市派第一书记,从__市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__面对的情况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

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

经过深入走访调研5个屯的贫困户、五保户、困难党员户、村干部、致富能手户,熟悉了本村各屯的具体位置和本村的具体民俗习惯及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理清了发展思路。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抓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__重点抓了村“两委”班子、优秀党员队伍、驻村帮扶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在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__村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方面,他结合__实际,开展了“三强化三提高”活动(即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有力促进了“两委”班子转变服务方式,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

三、讲政策、树新风、培育风清气正

求实、扎实,深入工作一线,关心联系群众。2015年段书记驻村后不久,发现村里的娱乐活动几乎空白,打牌成风。经调查得知,村里根本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于是段书记经过努力,取得了后盾单位的支持,得到资金26000元。为节省经费,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段书记和村两委干部一道,自己动手,立柱子、架电线、装灯,硬是把专业人员干的活给干了,节省了经费,为村民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为村里的球场装上了led照明灯,此举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为村民业余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场所,现在打牌的少了,出来活动的人多了,夜间,村民的广场舞跳得热闹纷繁;

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学习政策、交流工作的平台,参加培训、掌握技能的课堂,组织活动、丰富生活的舞台。

四、听民声,解民忧,切实帮扶群众

倾听群众心声,急群众之所急。为贫困户彭春华、彭子秋、廖海林、吴祠贤、江艳清、莫梅凤等解决了危房改造问题,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鼓励贫困户吴祠贤发展肉牛养殖,帮助其调解宅基地纠纷解决危房改造建房用地。贫困户彭明登一家六口人三人中风,生活十分困难,__为帮扶他,为他协调承包了12亩土地种植砂糖桔,有了土地,没有钱买苗,__帮他申请贷款,不够的自己掏钱垫;

没有肥料,__回到市里,到相关单位及后盾单位寻求支援,他上高中的女儿的费用虽然有部分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还是不够,__又与后盾单位一起帮他联系了国内知名重工企业“三一”重工,该企业为他女儿提供后续的学费和生活费等方面的支持。

五、忙“输血”、促“造血”,抓好产业扶贫

实施特色产业助脱贫,发展特色产业不好高骛远,不拍脑袋做决策,不盲目的模仿别人。立足村情实际,“一村多品、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以月柿种植、柑橘种植、竹鼠养殖、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示范点。帮助贫困户彭明连成立“__明弈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吸收贫困户参加,发展“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柑橘种植产业。目前该合作社与其他老板合作,共流转土地近300亩;

依托绿源竹鼠养殖基地,带动__村农户(贫困户)养殖竹鼠,目前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全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土地流转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带动助农增收脱贫的好路子。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事迹材料 个人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单位脱贫攻坚事迹材料范文 个人脱贫攻坚典型材料 脱贫攻坚事迹 脱贫攻坚工作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个人帮扶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工作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脱贫攻坚个人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