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史学习 汲取智慧和力量3篇

加强党史学习 汲取智慧和力量篇1
加强军队建设 锻造百万雄师
2021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文章强调,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树立军队优良作风,将人民军队建设为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为我党指明了一条强国强军的正确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把军队锻造成“听党指挥”的忠诚之师。必须深刻意识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党史军史的教育,以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为军队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人民军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使人民军队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人民军队“碧血丹心”的忠诚本质不改变,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构筑起一道坚固厚实的钢铁城墙。
练就过硬本领,把军队武装成“能打胜仗”的精锐之师。军人的素质代表着军队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我国捍卫主权、维护权益、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要谨记“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在和平年代锻炼本领、积蓄力量,在战争年代挺身而出、展露锋芒。“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始终保持高强度、高素质、高水平的常态化军队训练,注重培养军队的个人能力和协作能力,把军队锻造成一把斩金断玉的利剑,才能在国际局势变幻中执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厚重底气。
加强形象管理,把军队建设成“作风优良”的常胜之师。“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军队的作风是否优良直接关系到我们军队的形象和战斗力,影响着百姓对军队的看法。要加强军队思想道德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遵守部队纪律,始终保持军队的自律性、亲民性,军队才能势如破竹,无往不胜。“得土地易,得民心难”,让百姓切身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好,赢得百姓的认同感,才能让百姓源源不断地往军队中输送新鲜血液,保持人民军队神采飞扬的生机与活力。
加强党史学习 汲取智慧和力量篇2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明确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要经常检查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要坚持,不符合的要勇于实事求是的纠正。
在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对思想工作作风应进一步,应当完全符合新时期的要求,才能跟得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我们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就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系列的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对于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的,应一以贯之,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实际,就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我们要在工作顺利的时候,也不能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更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工作困难的时候,不能灰心丧气、,畏首畏尾,要善于在困难的条件下开拓新的局面。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研究和解决新的。
在工作作风方面,我们要克服和杜群众反映最大的两个:一是形式主义,二是主义。搞形式主义,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我们在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要结合实际经常好好地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些需要我们经常想一想。我们了党就要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谋取利益,还有什么个人的东西不能抛弃呢?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
要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地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于xx年6月30日,中共、主席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上发表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体现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体现了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与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为党的精神建设注新的活力。
基于这个大环境,各基层在建党90周年这重要历史时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各种党组织活动,昨天上午有幸参加了重温党史,与时俱进的党性教育学习。只有短短半天,但重新回顾了党从1921--风雨旅程,让心灵受到一次洗礼,明确了自己以前不曾知道或记忆模糊的东西,一堂课听下来心朝澎湃,忘不了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赴后继,忘不了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 中国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一部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史。做为一名普通的党员,需要做的就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的更好,工作是很平凡的,但与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党的事业密切相关,紧踏着时代的节奏,为我党的执政能力,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看到了党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1920xx年全国党员从53人到现在的7080万,95年的历史,党章(纲)见证了党的成长与壮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势单力薄到众志成城,党领导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和历史性的,使祖国经济政治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参与!我为你骄傲和自豪!
感谢组织上安排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重温党史,让我看到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向成熟,通过这次学习,对我而言,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鞭策自己矢志不渝地跟党走。
加强党史学习 汲取智慧和力量篇3
读懂“酸菜里面出政治”的“五味俱全”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总书记在文章中重温了“酸菜里面出政治”的故事:“毛泽东同志曾经针对有的同志拿解放军吃酸菜同资本家吃饭5个碗作比较的怨言,指出酸菜里面出政治、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总书记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军队要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细品“酸菜里面出政治”故事里的“酸菜”,着实感到“这道菜”里不只有一种“酸”味,而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美味菜肴。
“酸”:心里是“酸楚”的,一碗酸菜“酸”到心里,化作一生穷且益坚之志
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我是历来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要成为模范的。1949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当然,还有别的。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已经比专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当年,在伙食上,我军的一碗酸菜和资本家的五个碗形成鲜明对比。这碗酸菜“酸”到了60多年后党员干部的心里。我们心里一阵阵“酸楚”,但是我们从党史故事中看到官兵们把一道菜的“酸味”化作了他们一生坚守的穷且益坚之志。多品尝这道“酸菜”的“酸味”,可以让我们身处富的顺境、不忘穷的来路,于新征程上面对各种困境时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
“甜”:真谛是“甜”的,一碗酸菜“甜”入民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共产党人用吃酸菜、穿草鞋、背土枪,保持着“土”的本色。这种“土”本色最接近劳苦人民的生活底色,这碗酸菜最能打进人民群众的心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酸菜里面出政治”的真谛,就是酸菜得民心。这个真谛从“酸”里挤出来,味道却是“甜”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要从“酸菜里面出政治”的故事里领悟真谛,提醒自己戒除掉幸福生活中的享乐主义杂念,远离奢靡之风,多想居民之疾苦,不忘来路上的优良传统。俭以养德,勤俭节约的美德是公德之基、私德之本。
“苦”:良药是“苦”口的,一碗酸菜“苦”到症结,却可以拒腐防变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共产党人是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刀刃向内的过程是“苦”的,意见和批评大多是“逆耳”的。逢迎拍马的话语往往听上去甜美温顺,却不利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不怕问题多,就怕讳疾忌医,知道病症所在却避而不就医,长此以往导致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问题就愈发严重了。有一种药叫秋石,《求是》杂志曾经用“秋石”署名刊发过很多文章,就是借“秋石”这味药的“良药苦口”之意来撰写文章,从思想上引导人们的行动。“苦口”良方亦可以拒腐防变,共产党人就是以强大的自我革命精神、正视症结的自觉、知耻而后勇的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
“辣”:老姜是“辣”的,一碗酸菜“辣”出老味道、老故事、老人言
人们常说,姜还是老的辣。“酸菜里面出政治”是个距我们有一甲子之远的“老故事”。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被总书记念兹在兹,也在于这个故事和道理“老”中显“辣”。“当年,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后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很薄弱,红米饭,南瓜汤,穿草鞋,背土枪,处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但是,就是这样一支革命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奋斗,不仅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发展起来,最后打败了八百万国民党军队,夺取了全国政权。很了不起啊!”“老故事”“老”在说服力更强、教育性更强、真谛味道更馥郁芬芳。时下,党员干部要多虚心听取老一辈革命家的“老人言”,相信姜还是老的“辣”。多听“老人言”,可以避免年轻干部走弯路。
“咸”:泪花是“咸”的,一碗酸菜“咸”入精忠报国心,揾泪英雄更上楼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中写道:“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英雄缘何揾泪?因为“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英雄伤心流泪的原因是不能实现自己精忠报国的志向。这“咸”味隐含着报国尽忠的深意。细品“酸菜里面出政治”里面的“酸菜”味,也包含着这样一种“咸”味。解放军战士在血与火交融的革命岁月里,吃着酸菜、流着鲜血,为的皆是实现精忠报国的梦想。他们流的血越多,泪水越咸,擦干泪水的英雄奋起而战斗,会更上层楼。
推荐访问:党史 汲取 力量 从党史中汲取智慧 从党史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力量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 从党史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读后感